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挖掘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更能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更好支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开展2025年通识选修课程的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类别
通识选修课是我校多元化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健康与生活类、艺术类、“四史”类等5个类别。
二、申报主题
本次通识选修课申报主题分为自主选题和重点选题两类。其中,自主选题类由教师根据自己擅长学科领域自行决定课程名称及内容。重点选题类包括人工智能类和地方文化类。人工智能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们所处的智能时代,建立对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趋势等基本认识,能够从跨学科的视角思考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以及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地方文化类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江南文化、探寻人文古迹、领略江南风情,构建对本地文化起源、传承脉络、表现形式及演变走向等基础认知,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能够以多元融合的思维剖析地方文化保护、创新以及地方文化与区域经济、民众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申报要求
1.课程符合通识教育理念,能聚焦一个特定领域,切实帮助学生打破学科壁垒,拓宽知识视野,增强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
2.为确保课程建设质量及延续性,建议以团队形式申报,通识选修课程原则上应组建不少于2人的教学团队,任课教师应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具备胜任课程教学的专业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学科背景、学术成果、长期热爱等。通识选修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切实担负课程团队组建、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考核等职责任务。课程团队同期只能申报1门新增通识选修课程。
3.课程名称规范,体现通识选修课特色,课程名称和内容与已有通识选修课相近的课程不重复开设。
4.课程设置规格不超过2学分、32学时。
四、申报流程
1.学院组织申请
各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组织教师按照模块分类申报通识选修课程,申请教师填写“嘉兴大学通识选修课新开课申请表”“通识选修课课程教学大纲”与“汇总表”,申报课程经学院(部)教学委员会和主管教学的院长审核同意后报教务处。
2.学校组织评审
教务处在对申报课程进行形式审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确定我校新开设选修课课程名单。对于重点选题课程给予3000元/门课程建设经费支持,2025年须完成至少一轮次运行。
五、材料报送
2025年1月10日11:00前,各学院将“嘉兴大学通识选修课新开课申请表”“通识选修课课程教学大纲”与“汇总表”纸质材料由学院教学院长签字、盖章后统一报送行政楼106室(陈老师 83640485),同时发送电子文档。
教务处
202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