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为深入贯彻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的精神,为八大千亿产业暨时尚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及协同育人实践方案,设计学院开展“工作室制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施六位一体的双师型教师工作室机制,聚焦“设计+买手”一流人才的特色培养目标,构建时尚文化可持续创新发展体系,形成具有示范性协同成效和标志性育人成果的“重要窗口”。
二、拟解决问题
1.如何满足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中的产教融合高阶性要求。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及服装设计专业建设中,服装设计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缺乏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真题实做的可操作性及高阶应用能力。从增设买手为服装设计专业的选修课,到新增时尚买手方向和特色模块课程体系,再到新增设立互联网+时尚买手微专业。不断修订的时尚人才培养方案对比企业潜在需求,学院课程最突出的问题是亟需时尚应用型人才与时俱进的实操演练。
2.如何突出“设计+买手”人才培养的复合型特色优势。在应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及服饰专业发展中,缺少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聚焦性与挑战度,需要突出课程群竞争优势,解决学生对口择业的问题。在转型升级中,传统设计师向买手式设计师转型,是服装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才稀缺的职位,也是高校学生职业规划中的新兴理想职业。不断变革创新的服装人才培养,以应对现代化应时尚产业发展趋势。
3.如何推动时尚教育发展的高质量创新性要求。相较于时尚产业成熟地区,地方服装设计院校对于女装成衣设计、时尚买手一类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短板。在教师工作室服务社会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需要从被动满足企业不断变化人才的需求,转变为主动形成时尚文化可持续创新人才的培养,着力优化可持续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发展规划。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实践
1.工作室协同教学改革方法。工作室机制协同育人模式(见图1)集“政协产学研用”六位一体,从教师、企业、学生三个方面切入对应解决相应教学问题,五个改革方法实践检验课堂教学。通过线下+线上的信息化、中文+英文的国际化、理论+实训的实操化、学校+企业的协同化、设计师+买手的特色化,五个解决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并实现工作室互联第二课堂“双循环”。

图1 工作室制协同育人模式
2.服务地方反哺实践教学。与时俱进服务企业、做实六位一体对接。从2012年地方加工型企业的设计服务;到企业创办本土品牌进行品牌设计战略服务;再到响应智能化工厂发展进行企业转型升级项目的“校企”联合申报;至2020年因疫情开展的“校政企”合作新媒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服务。长期服务地方企业,包括为雅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授课,为格莱美服装有限公司等企业设计研发,为嘉兴良友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后疫情特殊时期进行时尚转型升级以及文化传承创新项目。
以“工作室”为校企纽带,良好合作进而反哺教学。“以设计服务地方经济”的培养目标、“让专业联合相关产业”的培养途径实施工作制教学。以工作室共建企业校外实践基地为例,从引进来企业导师开展学校课堂讲座,到走出去共建学生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特设企业课堂开展集中实践,特办时尚周发布会展示产教赛教作品。企业通过资助教师课题、赞助学生赛事等多方位协同发展。
四、案例成效与影响
1.“产教”示范性协同成效。产教融合共发展,取得了阶段性协同成效(见图2)。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20余家,横向课题10余项、纵向课题10余项,完成教改课改项目15余项,教改论文10余篇,校企合作教材4部,教师获奖15余项。嘉兴时尚产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的一课双师校企共建课程,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专项的服装品牌转型升级的校政企共建项目,互联一叶工作室共建格莱美校外基地推动成果应用。协同指导学生被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伦敦时装学院等名校成功录取。与此同时促成服饰专业班级毕业生就业率100%,获得地方企业及国际院校认可。

图2“产教”示范性协同成效
2.“赛教”标志性育人成果。以赛促果展风采,获得了持续性获奖成果(见图3)。除了历年指导学生国创、新苗、SRT项目等成果,工作室最大的培养特色是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不断获奖,累计60余项。获奖作品实现成果转化,受邀推广于国内外平台展示,包括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优秀奖、中国国际皮革时装周真皮标志杯国际皮革裘皮设计大赛银奖铜奖新锐奖等。通过嘉兴市非遗服饰设计大赛,推广应用地方优势产业资源,传播地域文化服饰;通过米兰设计周优秀作品展、中日韩高校作品联展,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进而以赛促教,协同创新发展。浙江省服装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全国应用型人才服装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其突破性奖项成果提升学生的创新竞争力及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图3“赛教”标志性育人成果
以工作室为特色窗口,务实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进行两性一度的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良性竞争和就业方向,为地方高校探索一条以产教融合为抓手的一流服装人才和特色培养方向,为不断转型升级的时尚文化产业提供一个可持续协同育人、协同发展的方向。
附
重要成果一览表
序号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等级 |
授奖部门 |
1 |
2021年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嘉兴学院时尚产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
国家级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2 |
2021—2023年 |
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 |
国家级 优秀奖 |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 |
3 |
2022年 |
当代国际艺术与设计双年展 GSSP金曦奖国际艺术设计大赛 |
国家级 优秀奖 |
当代国际艺术与设计双年展组委会 |
4 |
2021年 |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 |
国家级 三等奖 |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组委会 |
5 |
2019年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服装设计创新创意大赛 |
国家级 一等奖、二等奖 |
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组委会 |
6 |
2019年 |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
国家级 二等奖、三等奖 |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 |
7 |
2019年 |
全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优秀毕业生作品设计大赛 |
国家级 铜奖 |
海南时装周组委会 |
8 |
2019年 |
世界生态设计大会 |
国家级 二等奖 |
海涛天使梦全球战略合作联盟组委会 |
9 |
2020年 |
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省级 一等奖 |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 |
10 |
2021年 |
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省级 银奖、铜奖 |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 |
11 |
2018—2022年 |
浙江省大学生服装服饰创意大赛 |
省级 一等奖、三等奖 |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 |
12 |
2018年 |
嘉兴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市级 一等奖 |
嘉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13 |
2023年 |
嘉兴学院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竞赛 |
校级 一等奖 |
嘉兴学院 |
14 |
2020年 |
嘉兴学院第九届教学成果奖:“窗口”型工作室服务地方时尚产业反哺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校级 二等奖 |
嘉兴学院 |
(供稿: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