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的通知》精神,为提升高校学生就业能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或专业课程群)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发布“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方向的通知》要求,现启动“双千”计划“微专业”备案申报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本次“微专业”申报面向全校所有学院,鼓励各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就业能力需要,积极申报。
二、建设方向
各学院可参考教育部发布的“双千”计划和急需紧缺“微专业”产业领域和建设方向(附件1),并结合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申报方向。同时,鼓励各学院积极探索创新,申报建议方向以外的“微专业”。
三、申报要求
1. 发挥“小学分、高聚焦、精课程、跨学科、灵活性”等优势,支持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学习专业课程群 3—10 门课程,完成“微专业”学习任务。
2. 2024年度去向落实率低于50%等就业质量不高、社会需求减少相关专业至少提供一个“微专业”。重点支持发动2024年度去向落实率低于50%、去向落实情况处于本校后1/3等就业质量不高、社会需求减少相关专业点2025届毕业生学习,鼓励就业困难等重点帮扶群体学习。
3. 首批“微专业”应尽快完成开设、招生、开课任务,并原则上于7月前完成所有授课和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分认定或相关学习证书。
4. 申报材料:各学院需填写《高校“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备案表》(附件2,电子版1份、纸质版3份)、《“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汇总表》(附件3,电子版1份、纸质版1份),并于2025年5月7日下班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教务处103室,电子版发送范老师。
四、其他
1.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双千”计划“微专业”申报工作,抓住首次申报绝佳机会,将其作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论证“微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社会需求,科学设计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合理规划学时学分,深化校企合作,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切实发挥促就业实效。
2. 本次申报不设指标限制,申报“微专业”经省教育厅审核后报教育部备案入库。入库的“微专业”才可查询认证,完成“微专业”学习后,学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查询认证。
教务处
2025年5月1日